在西方,“教育戏剧”是一种常见的儿童教学方式,甚至从幼儿园开始,孩子们就自己表演戏剧。

在参与舞台剧的过程中,孩子可以享受扮演互动的乐趣,并接受内容的积极引导。在欢笑的同时学习,才是真正的教育、娱乐和情感的融入!
据丹麦专家调查统计,经常看少儿剧的孩子会比不看少儿剧的孩子更加的活泼,开朗,善于交际。所以欧洲的少儿剧团比成年人的少儿剧团更多,内容更加的丰富。家长们也更中意与将少儿戏剧作为教育、陪伴孩子的方式。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看少儿戏剧有什么独特的地方!

少儿戏剧的特点
1、艺术形象扮演,助力人生目标
由于儿童年龄较小,判断能力差,接触社会的机会少,对外界环境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并且具有较强的吸收力心理,因此少儿舞台剧中极少出现杀戮、仇恨的影子,其目的在于给幼儿树立一个真善美的形象,让幼儿以此为榜样,在生活中学习、模仿。
2、情节通俗明了,易于操作把控
少儿舞台剧 的结构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的前有序幕,后有尾声)几个阶段,但剧情要快速展开,不可铺垫过多,情节线索要简洁不能过于复杂多变,因为儿童的自控能力差,注意力容易转移,所以少儿舞台剧都以紧凑的情节结构和明晰的线索牢牢抓住小观众的心。
3、故事生动有趣,富含审美价值
戏剧就是以表演的形式演故事,儿童欣赏戏剧最关心的还是要有故事性,他们习惯于在故事的发展过程中认识人物、认识事件的本质,同时他们对新奇的事物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情节生动、故事奇特都会给儿童带来极大的审美享受。
4、动作与内容并重,利于表现力提升
动作是戏剧艺术的基础。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支出:戏剧必须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戏剧艺术的直观性要求剧本必须考虑设计一些适当的舞台动作,来更好地表现人物,展开剧情,同时也是真实反映生活的必要。
儿童天性好动、好模仿,喜欢富有动感的场景,因此少儿戏剧的动作性要求比一般戏剧更为突出。其次要有儿童情趣,儿童情趣并不是简单的逗乐,而是把儿童的性情志趣通过富有特色的语言、动作形象的表现出来。

少儿戏剧教育益处
1、少儿戏剧教育能帮助幼儿认识社会,愉悦身心
少儿戏剧的首要意义就是娱乐儿童,让儿童在戏剧中体验到快乐。娱乐,这包括肉体上的快感与心理上、精神上的愉悦、欣喜、满足感等。
2、少儿戏剧教育能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如果说戏剧是一座大厦,那么语言就是它得以立起来的建筑材料。中国的戏曲是和诗联系在一起的。
“ 戏剧,按别林斯基的说法,是“最高一类的诗”,是“艺术的冠冕”。”
诗的语言具有高度凝练、高度概括的特质,这自然要求戏剧的语言也要言简意深。戏剧的台词就是一种精炼的语言,剧本中的对话都是经过设计安排的,无论在修辞、用字、造句上,均较精炼,儿童可以从中学习对话的方式、态度、语气及感情的表达,从而提高幼儿的说话能力和胆量。
3、少儿戏剧教育能培养幼儿的完满人格
(1)培养合作能力:戏剧表演是一种集体性的活动,单靠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完成的。戏剧表演的成功,在于分工合作。从教育的观点,少儿戏剧教育最能发挥群性的活动。
(2)培养同情心:在戏剧的活动中,任何角色都是在扮演别人,因此在扮演过程中,可以学习从别人的角度看事情,进而学会关怀和体谅。
(3)树立榜样的力量:少儿戏剧强调温馨,讲求好人有好报,引导儿童趋善避恶,使儿童在潜移默化中懂得见贤思齐,学习做好人。
4、少儿戏剧教育能培养儿童审美的能力
少儿戏剧活动是让儿童亲身经历、接受艺术熏陶,借此训练儿童对美术做深一层的认识与运用。
虽然舞台美术包含着构图、形状、体积、色彩、光线等各种美术成分,但它毕竟不是绘画,也不是雕塑,更不是建筑,而是舞台艺术的一部分,属于戏剧范畴。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是在跟特定的剧情、特定的表演相结合时展现出来的。
阿庇亚说:“舞台造型艺术,像其他艺术,是建立在形状、灯光和色彩的基础上的。”
5、少儿戏剧教育能培养幼儿感受与欣赏音乐的能力
幼儿在不同的场景中感受不同的音乐。通过音乐的表现,来感受人物的喜怒哀乐。
儿童通过语言来理解人物复杂的情感是较为困难的,但是有了音乐的辅助,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旋律是最具抒情能力的,对于观众也最具感染力。
儿童通过音乐感受到的会难于忘记,甚至一辈子也忘不了,一哼起这段旋律来,当初听它的情景、情绪就会被唤起来,恍如重新身临其境。
戏剧教育的目的从来不是为了把孩子培养成演员,而是让他们在学习戏剧表演的过程中建立自信、学会表达和沟通、建立团队意识,通过戏剧的方式使他们更好地认知和融入社会。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和图片均转载自网络,著作权属原创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立即删除。)
